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一周年,我們對生物安全的重視隨之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相對應的,許許多多的疑惑也浮現在大家的腦海中,那么加強生物安全法律法規普及,宣傳生物安全知識,提升全民生物安全意識,就尤為重要了。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什么是傳染病和實驗室生物安全吧!
什么是傳染?
傳染病預防
了解了什么是傳染病,現在我們來看看傳染病該怎么防控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是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而制定的國家法律法規。
一是要預防為主,加強社會預防。在疫情尚未出現前,針對可能暴露于病原體并發生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或傳播途徑采取措施。傳染病預防策略可概括為:以預防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發展三級保健網,采取綜合性防治。社會預防重點在于加強人群免疫、改善衛生條件、加強健康教育。
二是加強傳染病監測。傳染病監測是疾病監測的一種,內容包括傳染病發病、死亡;病原體型別、特性;媒介昆蟲和動物宿主種類、分布和病原體攜帶狀況;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資料等。
三是加強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傳染病的全球化流行趨勢日以體現了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策略的重要性。
四是要建立和加強傳染病預警制度。要嚴格按照規定及時進行傳染病報告、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實驗室生物安全
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來避免實驗室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使用安全設備和佩戴個體防護設施、設計與建造生物安全實驗室,遵守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等。
保證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安全平臺的需要,是國防建設生物防護工作的需要,是出入境檢驗檢疫的需要,是動物防疫的需要,是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的需要,也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需要。因此每個人都應當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哦。